第521章 老城的模样(1 / 2)

大牧场主 陶良辰 3144 字 10天前

在机场里谈了会儿。

和宋市长约定好晚上去和平饭店吃饭,老爷子提出想在沪市逛逛的想法。

旁人自然不会反对,市长留了位秘书和些警察,带着其他人先走了。

安东尼找来几辆奔驰s600,在两年前的,法拉利才在燕京卖出第一台跑车,又没有租车的地方,能找到这些还是因为有人帮助才弄到,已经是难得的豪车了。

1994年,计划经济才刚向市场经济方向转变,物资还没有后世丰富。

前来沪市大包小包采购东西回去贩卖的商人,到处都是,连汽车顶上都堆满了口袋,街边一副忙碌景象。

追求时髦的女人穿上黑丝,在这冬天里,冻得瑟瑟发抖。

小城市过来的男人女人,觉得她肯定是个狐狸精的同时,眼睛却紧紧盯在她腿上。

年轻男人们流行穿“太子裤”,这由种飘逸的面料做成的裤子,腰肥、裤脚小、裤腰上打了n多个褶,面料花里胡哨。

在北风吹拂下飘啊飘的,戴着超大号蛤蟆镜,总感觉腰带没系紧,裤子快掉下来的样子,偏偏还一副比别人时尚的高傲表情。

车里韩宣强忍着,肚子都快笑疼了。

道路两边大多是低矮的两层老楼,很多地方都在动工,建起商品房,如今还是福利分房的年代,这些新房子属于国营企业,旁人有钱也买不到。

修鞋铺、黄鱼车、卖盒饭的三轮车、茶水摊,摆在街道旁,店主大声吆喝,吸引顾客。

路上汽车不多,最主流的是二八大杠自行车,在一些停车点,这种自行车能摆出数百米长。

商店大喇叭里,不约而同播放刘德烨的《忘情水》,另外就是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声音交杂在一起,一片鬼哭狼嚎。

到处都是人,聚在一起讨价还价,看见最多的动作就是掏钱。

行人排队等候出租车,半强制的,因为两边有铁栏,只能容纳一个人站立,所以队伍格外整齐。

路边黑板上写着“第六届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残疾人运动会,在燕京顺利召开!

共创美好未来,办好南方运动会!”

带着红袖章的治安联防队老头,停下教育小摊贩,目光注视这个豪华车队,大喊着:“路边的人都让让,谁家孩子跑到路上来了!

家长呢!?把他们都给带回家去!”

或许这就是城管的雏形也说不定。

在没有一切向钱看之前,傍晚的胡同里挺热闹,两三家人聚在一起吃晚饭,许多大爷、大妈相约闲聊。

两栋楼之间的竹杆上,晾了许多衣服,被风吹着来回晃动。

这就是九十年代初,真实的沪市。

一座面貌古老,却在焕发新生的城市。

隔不远就能看见一栋新建的楼,十几、二十多层,不算高,但数量很多。

因为有警察在前面开道,混乱的交通没能影响到后面的车队。

车里静悄悄的,两位老人加上个男孩,都在看向窗外,各自感受这个城市。

沪市有从二十世纪初,流传下来的城市文化。

等再过些年,异乡人到来,只能看到这座城市的繁华,并为之震撼。

能感受到沪市奢靡的诱惑,却感受不到那种代代留在这座城市里面的内涵,从他们如今的笑脸就能看出来,生活是幸福的。

韩宣看到糖葫芦、糖人等熟悉的东西,有种亲切感,不由自主笑了出来。

等车往市中心方向开去,这几年改革开放带来的影响,更加明显。

一大片老楼被推倒了,建起商场、广场、酒店,淮海路上,26号电车滴滴响,狗不理包子店门口,都是水蒸气,几乎看不见里面店主。

骑着凤凰牌自行车的年轻乡下人,车座上放着个大包裹,来这里进行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追求诗和远方,感受大城市的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