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民族来说,徐陵绝对算得上一个功臣,即使是在另一个时空之中,徐陵以一己之力编撰《玉台新咏》,就已经为保全华夏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在这个时代,成都书院的组建以及大汉整个文教事业的发展,背后都有徐陵的身影。
文化能够传承,民族精神才能够历久弥新,每一代人才能够知道自己这个民族从哪里来,又应该到哪里去,有了对本民族的归属感,才能够更多的为这个民族做些什么。明白这样精神的人多了,这个民族才能够努力向前发展。
因此对徐陵,身后事绝对不能含糊。
李荩忱自己都身穿白衣出现,无疑也是在阐明自己的态度。
不过李荩忱相信,就算是自己不亮明态度,群臣也会这么做的,李荩忱明白徐陵为这个民族和这个国家做了什么,他们也明白的,不然这个时候大殿上也不至于气氛如此压抑。
轻轻咳嗽一声,李荩忱的目光环视。
群臣微微低头。
李荩忱正色说道:“孝穆公为人坦荡磊落,学问高深,又恭谨谦虚,朕年少时常请教问题于孝穆公,以师待之,今日惊闻噩耗,心中亦是悲痛。孝穆公等先辈筚路蓝缕,保全江表华夏山河半壁,任劳任怨,未曾后悔放弃,而今山河虽然破碎,胡氛虽然尚未散尽,但我大汉奋兵北上,即将天下一统,孝穆公却撒手人寰,不能见此宏图大业,实属遗憾。”
众人心中更是感慨万千。
徐陵这一代人应该是过的最艰难的一代人,守着东南江山,甚至都不能称之为山河半壁,也守着最后的华夏衣冠。当北方的鲜卑人开始反过来进行去汉化的时候,东南的南陈真的可以说是华夏最后的正统所在了。
他们浴血厮杀,终于等到了转机,李荩忱横空出世,带着华夏走上了逆袭的道路。现在大汉终于重新崛起,华夏也已经不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华夏,可怜徐陵这老一辈的翘楚和顶梁柱,终究还是没有看到华夏一统的时候。
李荩忱顿了顿,声音由沉重转而昂扬:“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他们就是大江的前浪,而我们就是后浪,现在属于他们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属于我们的时代,才刚刚开始!一统天下,成三百年未有之基业,就在今朝!我等后辈,当秉承先人之志,使我华夏,永为天下之主!”
群臣顿时昂起头。
是啊,老一辈的陆续去世是情理之中的,而他们这些新一代的人,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不会也不想依靠老一辈人的支持才能前进。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代,他们已经可以去做旁观者了,未来的宏图霸业,就让我们来共同书写!
李荩忱同样攥紧了拳头。
徐陵的去世让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站在这里有些孤单、有些无依无靠,但是正是因为背后已经没有了无言的支持者,李荩忱才有更多的勇气和胆量向前走。
以后更多的老臣去世,这江山,李荩忱总不能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