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景嵩做出这样的选择,并不是不可理解。
只是陈智深有些郁闷的是,现在大汉缺少的是文官,最缺少的就是对北地的情况比较熟悉的文官,崔景嵩这种当然是最符合要求的一类人,结果崔景嵩这么干净利落的自刎,他陈智深可就不好向李荩忱和急着要人的朝廷诸位尚书交代了。
不过崔景嵩此人一心求死,再加上他曾经身为北齐之臣投降北周的旧例,能够低头向大汉投降并且还被委以重任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就算是李荩忱和吏部尚书宗元饶再有胆量,对于此人的任用恐怕也得掂量掂量。
现在正是大汉急剧扩张的时候,人才固然缺乏,但是朝廷也好,陛下也罢,必然都不期望会在这个过程中掺杂进来沙子。
毕竟在大战开始前不久,朝廷刚刚完成了吏治的清理整治任务,对从南陈时期就遗留下来的一些贪官污吏进行集中打击和清理。这些贪官污吏多数早就已经“榜上有名”,只不过之前朝廷一直受困于人才问题,迟迟没有办法将这些贪官污吏捉拿正法,现在朝廷已经通过实际行动证明了科举取士的可行性,自然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正好今年新选拔上来的人才都需要有足够的空缺来安置,所以朝廷自然也就恨不客气的让这些贪官污吏直接去吃牢饭了。
当然那些作恶多端的,甚至连牢饭都吃不上,直接就是断头饭。御史台有白袍和地方军队甚至李荩忱亲自调拨的禁卫军全力配合,和手拿尚方宝剑没有任何区别。
但是这一次的“清理”工作也让朝廷充分的认识到了一个问题,沙子,走到哪里终究都还是沙子,不能指望这一个人从当初的南陈官员变成大汉的官员之后就会金盆洗手,甚至他们还会在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可或缺”之后,还会变本加厉。
所以在这一次北上的时候,大汉朝廷内部从上到下就已经达成了共识,对于投降的北方官员,也要先进行甄别和筛选,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大汉的官员,免得反而最后给大汉地方造成负面影响。
同时,大汉也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接收北方地方州府的准备,既然不知道敌人那边的人靠不靠谱,大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抽掉了不少地方骨干官员和吏员北上,无论是什么身份北上,最后都会以官员的身份安排工作。
因此对于北上的人来说,这绝对是一次不错的机会,官员有可能会一下子提高好多级,而吏员更是有可能完成从吏员到官员的蜕变,吏员和官员,在古代是两个几乎难以逾越的阶级,而如果能够跨上官员这个等级,人的社会地位自然也就不一样了,对于很多吏员来说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此能够抽开身或者还年轻一些的吏员,基本上都积极主动的参与了这一次北上人员的招募。
此时看着崔景嵩的尸体,陈智深的心情还是有些复杂。
或许对于崔景嵩来说,一死了之还真的是最好的选择。
他重新抬起头,汉军已经越过了周人的营寨,前锋的旗帜甚至已经要到许昌城了。陈智深提起一口气,攻破许昌城,这是最后一战,许昌之后,就能够直扣洛阳的南大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