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向大王贺喜(1 / 2)

纵兵夺鼎 夺鹿侯 1896 字 13天前

什么叫不堪设想,再没有人比刘宠还清楚了。

讨董联军当年在酸枣大营是张灯结彩,各路闻讯赶来的太守刺史兵强马壮,十万兵将在河南尹地界上横行无阻。尽管联军最后各自散去,但那次共襄盛举,成了很多诸侯心中永不磨灭的骄傲,那也算盟主袁绍最风光的时刻。只不过,此次讨燕盟主刘宠,可就没那么风光了。

会盟之地就定在陈国北部的城池阳夏,也正是讨董时刘宠屯兵的地方。其实最好的选择是陈国东北部的梁国,位于兖州正中间,可奈何陈国与梁国之间隔着一条山脉,容不得兵马通行,若至梁国会盟很有可能首倡者陈王刘宠离得最近,结果却是最后一个抵达,这就太可惜了。

所以能拿出最可取的方案便是在陈国的阳夏会盟,刘宠走不出几步,便可坐稳中军等诸王抵达。最先来会盟的自然是梁王世子,梁王在国内将大军欲发攻张辽,故而便派遣世子带护卫持印信至阳夏,紧跟着沛王世子刘契情况也差不多,刘宠做足了地主之谊,等待接下来的会盟盛况。

不过一旬之间,远道而来的诸侯王或世子便有七人,短时间内诸王会盟之闻便传遍淮泗之间,风头一时无两。诸侯王会盟少不了的是按辈分排座次,前来会盟的诸王世子自然便都坐在后面,不过实际上诸侯王里真正有才能的都是这些小辈。倒不是说诸王失德,关键在于成长环境,在诸侯王年轻时候,朝廷国力强势,诸侯王讲究无才有德,太过有才的诸如刘宠这般竟能传出勇武之名,那是叛逆。

要不是碰上天下大乱,皇帝早晚得办他!

可到了世子们成长这会儿呢,天下已经大乱了,乱世的诸侯王惨啊,没兵权没力量,那不就是任人鱼肉?所以世子们多少是读书习武的,大环境迫使他们学习领兵打仗,也更关注天下局势。

这回诸王会盟也算是给他们扬眉吐气的机会了。

陈王刘宠坐于席上,身旁炭盆烧得旺盛,哪怕在高台设宴都不会感到寒冷,他望向这些刘氏宗亲,眼底隐着几分嘲讽。人多可壮胆气,说的就是现在这帮饮酒作乐的诸侯王啊!仿佛他们在黄河以南千里之遥的地方扎营稳坐,北方的燕北就自己跳到大河里淹死了一样。

到现在所来会盟的七个诸侯王,别管大的小的,没谁是拥有完备计划的,甚至有些人对赵国燕北有何样实力都不知晓,便仓促募了大几千兵马赶来会盟,说是共襄盛举……其实不过是酒囊饭袋给面上贴金。

他们的先祖曾投身最惨烈的反秦义战,前后败绩不知凡几,所面对天下最可怕的敌人,项籍胜了不知多少仗,可他输掉一场,便是垓下之围。那是真正的庙算之胜。推翻新朝的同样是他们的祖先,骑牛而战以两万破四十万的辉煌战绩打出汉室中兴!

现在刘氏诸王便都这副德行?

刘宠轻笑,竟是越看这些兄弟子侄,越高兴了。

这让他不禁去想,击败燕北之后,这些刘氏诸王怕是也没太大出息,辅国将军舍我其谁?刘宠没更大的野心,只要能以诸侯王的身份平定天下,也不枉为刘氏子孙。

这倒不是他小觑燕北,实在是燕氏树敌过多,袁曹谁不想要他的命?即便燕氏掌握整个北方的土地,却实在称不上稳定,就如同高皇帝对项王,高祖皇帝能输无数次,可项籍只要输一次,他就完了。

只要王师北渡黄河打进邺都,天下便不再掌握于燕氏手中,到那时候,就算对其放任自流,也不会再对朝廷造成更大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