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最赫赫有名的活动,莫过于“捣蛋还是请客”,逐渐已经演变成为这一节日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不过,这一习俗并非源自爱尔兰,而是始于公元九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会。
当时的十一月二日,被基督教徒们称为“万灵之日”。在这一天,信徒们跋涉于乡间小道,挨家挨户地乞讨用面粉和葡萄干制作而成的“灵魂之饼”。据说,捐赠高兵的人家都相信教会信徒的祈祷,期待因此得到上帝的庇护,让死去的亲人能够早日进入天堂。
这种挨家乞讨的传统,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今演变成为孩子们提着南瓜灯挨家讨糖吃的游戏。见面时,打扮成各式各样鬼怪模样的孩子们,扬声发出“不请客就捣乱”的威胁,而主人自然不敢怠慢,连声说“请吃!请吃!”同时把糖果放进孩子们随身携带的大口袋里。
如果主人童心未泯,他们不仅会使用声音特效和干冰机器营造恐怖气氛,并且自己也化妆装扮成为鬼怪,迎合当晚的气氛,招待那些天真浪漫的孩子。很多时候,小孩一个晚上取得的糖果,往往能够以袋计,整袋整袋地搬回家。
比起糕点来说,糖果更加易于保存,也更加易于发放,于是现代的万圣节里,各个家庭渐渐都养成了习惯,以糖果来当做“请客”的内容。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捣蛋还是请客”,翻译过来之后,渐渐演变成为了“不给糖就捣蛋”。
关于“不给糖就捣蛋”的传说起源,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这个习俗来源于异教徒,他们相信鬼魂会在每年降临人间的时候,给活着的人制造麻烦。为了保护自己不被恶灵伤害,人们穿上看起来像鬼怪的服装,并且准备面包、鸡蛋、苹果等食物当贡品,期待好运。
人们带上面具,穿着迷惑鬼魂的服装,挨家挨户收集贡品。慷慨的人点起灯火,收到良好祝愿;但吝啬的人则会受到威胁,等待鬼魂拜访。
所以在万圣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大量糖果,希望可以博得一个“慷慨”的名声,这也使得孩子们每一次都满载而归。
一般来说,孩子们十四岁以后就不会参加“不给糖就捣蛋”了,长大之后,糖果的吸引力就不再那么强烈了,而且挨家挨户地讨要糖果,似乎也太过厚脸皮了。但万事都有例外,如果愿意的话,高中生乃至大学生,也会盛装打扮,敲响陌生人的房门,讨要糖果,就当做是另外一场派对。
在纽约读书的时候,陆离前后参加过三次万圣节,每一次都是化装舞会,真正让他看到了外国大学生们对派对的狂热,还有化妆的热情。
其中有一次,他和小伙伴们跑到了上东区的高级住宅区,敲门讨要糖果,那不是享受,而是惩罚,每一次猜拳输掉的人就要上前敲门,然后卖萌装可爱。居住在那片区域的全部都是精英阶层和上流社会的人们,即使诧异,也还是会给予糖果。
只是,场面就有些尴尬了。
相较而言,感恩节和圣诞节都是家庭的团聚,陆离的家人都在国内,在美国这片土地上,他终究无法感受到这两个节日的精髓;而跨年夜的话,纽约无疑是全世界最盛大、最精彩的跨年场所,陆离亲身经历过时代广场的沸腾和汹涌,那种震撼用语言难以描述,任何地方都难以比拟。
只有万圣节,这个属于派对、属于狂欢、属于孩子、属于全世界的节日,是如此与众不同。而且,生活在美国,万圣节的氛围远远比其他国家要更加浓厚。这让陆离有些跃跃欲试,就好像孩子一般,期待着节日的到来。
更何况,以前,陆离没有自己的独门公寓,也就意味着没有“家”,所以他只能扮演上门的那一个,又或者是参加派对的那一个;但现在,情况却有所不同了,陆离不仅拥有了自己的家,而且还拥有了整个牧场,这将是他第一次作为主人,招待上门的孩子们,赠送糖果。
这一次的万圣节,必然是全新的。
今天,陆离就是专程到镇上来购物的,第一次装扮自己的家,他准备卷起袖子大干一场,不仅仅是更换一套衣服而已,他准备把整个牧场都装扮起来,把牧场变成一个冒险乐园,欢迎所有的孩子——乃至成人都过来,一起狂欢。
装扮整个牧场,这可是一个充满野心的大工程。陆离已经开始摩拳擦掌、迫不及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