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主持人比较机灵,等了一个恰当的时间,就站出来笑道:“感谢杨锐先生的精彩发言,让我们接下来提问下一辈诺贝尔奖获得者……”
底下的记者们却很不满意,纷纷发出嘘声。
他们才不在乎电视转播的收视率如何呢。
87年的电视业,在逼格和实力方面,还是战不过报业的。
米切尔森就抢着道:“杨教授,您接下来的计划是什么,如果有娱乐节目或者电影电视剧的邀约,您是否愿意参加?”
米切尔森心里已经做好了准备,一旦杨锐给出肯定的答案,或者给出一个模糊的答案,他都会立即去联系娱乐单位。
在做“诺贝尔随员”的这些年里,米切尔森也是结识了很多的娱乐届人士。
他有十足的把握,能将杨锐推出去,成为明星。
诺贝尔奖获得者首次“触电”,卖个几百万份拷贝不难吧。
还是这么帅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撒花,新书《重生之文娱学霸》热忱上线(误)。
然而,杨锐听到瑞典人说电影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却是小电影。
从国民性上来说,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
瑞典是一个很严肃的国家,像是日本。他们从不迟到,像是日本,他们也从不早到,像是日本。
瑞典人对制造工业精益求精,像是日本,瑞典人对待人就像是对待机器一样,严谨以至于拘谨,像是日本。
瑞典人不喜欢麻烦别人,甚至可以说是怕麻烦别人,也像是日本。
同样相像的还有瑞典和日本的电影。
他们的商业电影都曾经繁荣过,但没有持续多久,就迅速的堕落成了艺术电影,与此同时,始终繁荣的就是小电影的制作了。
在亚洲,人们谈起日本电影来,就会嘿嘿嘿一笑。
在欧洲,人们谈起瑞典电影来,也是啪啪啪一笑。
杨锐虽然知道对面的记者不是在谈小电影,仍然胸前一冷,连忙道:“人体基因组计划。”
稍停,杨锐补充道:“我接下来的计划,是参与进行人体基因组计划,对于科研之外的工作,我不感兴趣。”
记者群里,产生了小小的骚动。
人体基因组计划谈的很多了,为了这个需要30亿美元成本的科研计划,学者们不得不大肆宣传,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对科技圈有任何轻微了解的记者,都是知道人体基因组计划的,作为一项科研计划,它的新闻价值,或许也就是略低于阿波罗计划。
改变人类自身,治疗癌症乃至于所有的级别,长生不老,破解生物之迷……随便选一个点出来,都能写好几本诱人购买的书籍了。
“杨教授已经确认加入人体基因组计划了吗?”有记者不管发布会秩序了,举手就问。
“我多次与达尔贝科先生谈过,他非常支持。”杨锐回答的笃定。
达尔贝科当然支持了。如果说以前杨锐只是代表了pcr的发明者,更进一步的说,代表了先进科研设备的发明和生产,杨锐现在就不用做任何的代表了。
获得诺贝尔奖,意味着杨锐的名字就是资产。
就像是达尔贝科宣布支持人体基因组计划,会让美国股市的相关公司的股票大涨一样,杨锐的加入,也是进一步的刺激了人体基因组计划的实行。
严格来说,人体基因组计划,实际上是分成了三个部分的,除了人尽皆知的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分野之外,英国的桑格也因为两届诺奖得主的身份,而以诸侯自立。
英国的人体基因组计划,基本上就是单独进行的,不谈效率如何,气势是一点都不逊色的。
杨锐虽然刚刚拿到诺奖,不能和桑格相提并论,但诺贝尔奖就是诺贝尔奖,谁都不能说一名诺奖获得者就比另一名诺奖获得者弱了,尤其是在政治和社会层面,更不能如此。
如果说,以前是杨锐加入达尔贝科的团队中,现如今,杨锐也能以巨头自立了。
“杨教授,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中国政府将支持人体基因组计划?”另一名记者迅速的问了出来。
“我是科学家,我支持人体基因组计划。同时,我会积极的介绍该计划给政府,至于是否能够被采纳,我还不能确定。”杨锐回答的很谨慎。
“感谢杨教授的回答。”主持人再次走上前台来,准备结束对杨锐的提问。
走过场的记者会,已经撒了太多的干货出来了。
“听说有多家大学和研究机构在接触您,您会选择去哪家顶级的研究所或者高校吗?”这次提问的是个美国人,他一点要遮掩口音的意思都没有。
而他这次的问题,同样是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主持人也默默的退了下来。
大部分诺贝尔奖获得者,基本都有了成熟的科研团队,居于稳定的岗位和研究机构中,鲜有能随便跳槽者,就是后世的中国长江学者,都被各种合同和项目捆起来,诺奖级的学者,起码都是世界第二阶的水准,哪里有的跑。
不过,在外籍旁观者的眼中,杨锐所在的北大,显然称不上顶级研究机构,以80年代的中国经济水平来说,一流都非常勉强。
单就世界排名而言,埃及的开罗大学都比现在的北大高。
一些人甚至理所当然的认为,获得了诺奖的杨锐,会跳槽去其他的世界名校。
在出国梦流行的年代,这也不是什么奇怪或古怪的情况。
杨锐却是洒然一笑,微微摇头,道:“我没有去其他研究机构的意思,另外,我也没有接触其他的高校和研究机构。”
记者们奋笔疾书,至于最后见报的内容,是否描述了杨锐的坚定,却是智者见智的问题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