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四百六十二章心知肚明(2 / 2)

我的1982 大国雄起 1685 字 4个月前

在当时的大背景下,二战之后,欧洲各国经济严重下滑,美国后来居上。欧洲各国为了摆脱美国的制约,希望联合起来抱团取暖,于是就有了欧共体联盟。由于当时还没有欧元,欧洲国家便制定了欧洲汇率机制。

简单讲,就是把欧洲各国的货币汇率联系在一起,各国货币汇兑更加稳定,这样也能防止联盟内的国家为了促进本国外贸出口,而主动贬值本国货币汇率。欧盟各国团结一致对外,避免内部产生争议。

正是由于欧洲货币规则,招致了国际游资的注意,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空头资本,很快就发现了里面的巨大漏洞。

李忠信那个时候研究过那个方面的事情,在索罗斯狙击英镑的时候也是赚了一些钱,所以,李忠信对此比较清楚。

由于欧洲货币规则,英国需要把自己的货币汇率跟德国马克挂钩,这样汇率仅在小范围内波动。因此德国马克升值,英镑升值;马克贬值,英镑跟着贬值。而汇率又与一国的央行利率政策相关,因此联盟内欧洲国家的利率也得共进退。

但是问题在于,一国的央行利率政策不能随着外界的规则而变化。

比如欧洲汇率机制,不应该限制利率政策的空间。一国的利率政策,应该看本国的经济情况而定。

比如一国经济过热,会导致通货膨胀,也就是市场中的钱过多,这时央行就得出来降降温,提高利率。

民众看到利率提高了,有人本想消费的可能就要存银行了;也有人想投资房地产或其他资产的就会转变策略,把钱存到银行吃利息;或者有的想贷款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就要考虑当下银行的高利息。

如果经济过弱,也就是通货紧缩,央行会降低利率,促进大家取钱消费,刺激经济。

而当时的德国和英国经济状况正好相反,1989年德国柏林墙倒塌之后,东西德大融合,德国政府为了刺激当时的经济和政府高福利政策带来的财政赤字,开始疯狂印钱。导致了德国几年后开始通货膨胀,也为索罗斯做空英镑埋下伏笔。

之后,德国政府为了应对通货膨胀,便大幅提高央行利息,这样有利于给经济降温,抵消通货膨胀。

当时的英国正在经历经济衰退,需要央行降低利率刺激经济。但限于之前所说的欧洲汇率机制,英国只能跟德国一起提高央行利率,英镑跟随马克一起升值。

关于提高利率货币也会升值的事情,投资者都有着独特的见解,按照李忠信的想法就是,假如a国央行的利息高于b国,b国的投资者就会把自己的钱换成a国的钱存到a国,大量的汇兑会导致a国的钱相对于b国升值。

由于这种情况,英国原本需要本国央行降低利率来促进美国消费,刺激经济,但是却受限于欧洲汇率机制而提高利率,导致了英国当时本就疲软的经济雪上加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