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淮安北区的田庄村寨,那么外面都有完整的土围,有足够深的壕沟,一旦有事,大家就可以退回去据守,不过现在的淮安北区普通村寨的防务也开始松懈,因为那边完全是赵字营的地盘,又有重兵驻守,不必担心贼匪袭扰。
要是在沂州那些田庄也不用担心太多,田家虽然做不到赵字营那么完备,可鲁东南山贼响马横行,各处庄子村寨向来是高墙深沟,小心戒备,而且各处联保,小股匪众根本不敢深入招惹。
但姚七他们所在的位置就不同了,相比于当年的山东流民,辽东难民就不那么本份,所以安置辽民的田庄都会选相对偏僻的,选址的时候也不求什么设施完备,反正辽民过去了会建设完备。
第二批第三批辽民到来所安置的村寨庄子,都是蒙水和沂水两河之间的山边平地,这里虽说是青州府境内,可因为地势分割,这些田庄实际上等于在孤地,西边的蒙阴县在沂蒙山区之中,莒州和沂水县的州城和县城分居北部和东部,这一州两县的交界处就是这片区域了。
这片区域恰好在距离一州两县三处城池都最远的位置上,而南边的沂州更远,最近的一处市镇是葛沟店,纯粹因为大车行商停驻形成的一处小市镇。
距离州县城池都很远,也就是远离了当地的村寨,田庄里的辽民很难逃跑,先期运送给养物资或许会费些力气,但可以换得个长久稳定,还能将撂荒的田地重新开垦出来。
要知道这片区域内河流不少,只要挖掘沟渠引水灌溉,就可以成为水浇地,出产肯定不会少,漕运的管泉主事虽然负责严禁在补充运河的河流周围挖渠打井,可他们又怎么敢管赵字营的事情。
只是这一切万全的打算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上,在这些区域安定安宁,没有人敢找赵字营相关的麻烦。
实际上这个前提是最不需要考虑的,赵字营在山东一次打败官军,一次平定闻香教掀起的大乱,鲁藩不明不白的灭门惨案隐约间也能扯上关系,就不要说那放在兖州府震慑四方的第一旅。
在山东地面上,无论官吏差役、士绅豪强还是江湖绿林,都知道赵字营惹不得,你有泼天本领,难道还能强过那闻香教主徐鸿儒,可这样的人物,掀起几十万人的大乱,徐州兵马一出动,立刻是沸汤泼雪,顷刻消融灭杀,更不要说,赵字营行事直来直去,一旦触犯,无论你是官军匪盗,直接就是以泰山压顶之势过来,彻底粉碎。
所以山东各方势力都是战战兢兢,既然得罪不起奈何不得,那就供着得了,好在这赵字营行事还算讲理,从不无事生非。
连官军和士绅豪强们都在畏缩束手,这马贼土匪之流都是拿不上台面的杂碎武装,更没有挑衅冒犯的胆子,可谁也没想到,就在这沂蒙山区的偏远地方,居然有匪盗敢于主动骚扰赵字营的田庄。
凡是对赵字营发展了解的人都会对这件事愕然,难道这沂水和蒙水附近的贼人们因为太过偏僻所以没什么见识所以才来招惹赵字营的庄子这是嫌自己活得长了吗
姚七所在田庄的庄头、管事和团练连正聚在一起商议之后,决定按照规矩办事,一方面在庄子里严加戒备,另一方面则是派出两路信使,一边是去沂州的云山行报信求援,一边是去附近的其他田庄联络联保。
但这些应对还是个有备无患的意思,大家只觉得是什么人昏了头,甚至可能不是土匪马贼,只不过恰巧走得太近。
去往沂州的信使骑马也要走两天,去往临近田庄的信使第二天下午就返回了,距离姚七所在田庄最近的那个没有遇到疑似匪盗的滋扰,但在那个庄子东北方向的另一个庄子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原因也不难想出,如果对方是有意,那么就是特意选择目标了,最起码让附近这三个庄子陷入了两难,居中的庄子要戒备,要自保,然后支援任何一个庄子都要放弃另外一个,然后还带来了让自己空虚遭袭的危险。
对方有预谋针对的可能越来越大,可支援最起码在三天内没办法来到,唯一能做的也只有加强戒备。
如果是赵字营经营一年甚至数年的田庄,可以动用的力量不光是团练,庄户青壮也可以组织起来,而在这蒙水沂水交叉处的农垦田庄,一切都是草创,当初以为这边偏僻才安置辽民,可这个时候辽民心思还不怎么稳,人心已经开始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