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 离间(1 / 2)

大官人 三戒大师 1829 字 7天前

朱棣的反应也很迅,当天便就萧仪的奏疏做了朱批,说他把迁都与三大殿火灾联系起来,完全是蓄意诽谤将当了出头鸟的萧仪投入东厂大牢,不作任何审讯,就以谤君之罪处以极刑

对于这种不长眼的家伙,王贤没有什么同情。况且老太监将人都放了,已经还了他人情,他就是想出面干涉也没人买账了再说,都是行将离京的人了,还有什么好掺合的除了让人给太子带了封信,自陈心迹外,王贤这阵子便一直窝在衙门里,一边安排调配日后事宜,一边冷眼旁观事态的展

事情自然还没完,加上死在东厂牢里的,为了迁都之事,已经有八名官员丧命八个人的牺牲,非但没有吓住义愤填膺的官员们,反而让他们愈群情激奋科道言官纷纷上书,力陈迁都就是三大殿被焚的原因皇上把国都从南京迁来北京,不但诸事不便,就连大明的皇脉也撂在江南,这是大不敬的事上天当然要示警

还一个个激动的表示,如果皇上要杀,他们愿洗颈就戮但绝对不会改变观点

这就有点贱了,因为这波上书的,基本上都是科道言官科是指六科给事中道是指御史十三道这两个部门,一共将近两百多名御史言官,是受大明祖训保护可以直陈君过,不受处罚的何况皇帝还下旨,要求臣子畅所欲言,是以虽然要被气炸了肺,朱棣还是拿这些言官无可奈何

无奈之下,朱棣只好召集公卿大臣、六部九卿商讨对策。这些高官显贵,对迁都的态度是比较暧昧的,尽管心里头没人乐意从江南烟花之地,迁到这极北苦寒之地。但朱棣迁都之前,已经分别找他们做过背书了,不管主动也好,被迫也罢,这些人都已经表态支持迁都了。

而且,能做到六部九卿的官员,和那些公侯显贵一样,全都是在靖难之役站过队的。当年朱棣对建文旧党斩尽杀绝,这些人中不乏亲自操刀者,就算没有下场的,也因为是朱棣一党,都成了南方士族的仇人因此能离得江南远一些,大家也会感觉自在一点。

之前,朱棣没有强迫他们表态,这些老奸巨猾的家伙,也乐得袖手旁观。现在皇帝有些吃不消了,自然要拉他们下水

“朕已经想好了,”朱棣目光扫过众人,缓缓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既然有想法,就要让他们说出来总比藏在心里,腹诽朕好的多”顿一顿,朱棣的目光,再次扫过众人道:“朕已经看过了,上书的都是些不知轻重的年轻人,或许是听了什么歪理,或许是没有想明白。总之,是要靠你们这些师长为他们传道解惑”

“臣等遵旨。”公卿大臣们就知道准没好事儿,却又不得不硬着头皮接旨。

“朕意已决,七日后,让你们和那些科道言官丁是丁卯是卯,掰开揉碎了辩一辩”朱棣别出心裁道:“这场辩论,要让天下人都听到就摆在午门外”

“这”公卿大臣们一阵阵头晕,他们年纪本来就大,这件事又毫不占理,怎么跟那些伶牙俐齿、得理不饶人的言官们斗

“这场辩论,只许胜不许败”朱棣却毫不讲理的提出他的要求,沉声道:“要让天下人都知道,迁都是对的是符合祖宗法度的王道是功在今朝利在千秋的盛举”

“臣等接旨”大臣们无可奈何,除了接旨,又能如何

“基儿”最后,朱棣瞥一眼一直在一旁默不作声的朱瞻基。

朱瞻基的心咯噔一声,他恨不得自己会隐身才好,一直提心吊胆捱到方才,还以为自己能躲过一劫呢

“朱瞻基”见他不应声,朱棣眉头微蹙,声音转冷。

“孙儿在。”朱瞻基赶紧出列,恭声施礼:“皇爷爷有何吩咐”

“这次辩论你来主持,”朱棣沉声道:“务必不要出岔子”

“遵旨”朱瞻基一张脸险些成了苦瓜他可以料想到时候定是一边倒的局面,只不过是言官们压过部堂高官,皇爷爷却想不出岔子,那自己这个裁判得黑成什么样才能办到

他已经可以想见,午门辩论一过,自己就彻底成了百官的敌人了

“哎哎哎”坐在王贤面前时,朱瞻基仍旧在唉声不绝,他饮一杯烧酒,满脸通红,眼里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神采:“仲德,兄弟,你说我是图什么原本安安稳稳当我的孝子贤孙就是,干嘛非要露这个头你说我是不是自讨苦吃”

“你才知道啊。”王贤看着朱瞻基,这位多年的好友,已经变得很是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