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章 低头(1 / 2)

大官人 三戒大师 1921 字 7天前

“如果大老爷不管你们,他大可不下这条禁令,让你们拿自己的祖业,去还那点救命粮那样既不得罪你们,又不得罪大户,还损害不到官府,何乐而不为呢”吴为怒火熊熊道:“但他还是下了这条禁令,他为什么自找麻烦还不是为了保护你们的产业你们非但不领情,竟然还背后捅刀子还算人么,你们”

遭到吴为的指责,老人家们都沉默了。原先大户们觊觎他们的田产,他们自然感到气愤,也很感激魏知县。但当他们听说,大户们要买的,不是民田而是官田时,情绪便起了变化。

反正是官府的土地,贱卖贵卖跟他们有何关系所以他们不再介怀大户的贪婪,反而成了大户的帮凶,逼着县里赶紧卖地换粮食

“既然要卖官田,那为什么迟迟不成交”一个老人小声道出了他们的心声。“反正是那些外县人开的,管他贵贱了”

“愚蠢”吴为骂道:“那些外县人不过是雇工而已我富阳县出钱出粮,雇着他们开荒,开出来的地算谁的还不是我富阳县的”

老东西们不吭声了,心说反正不是我们的

“你们也知道开梯田的成本很高。即使以最保守的算法,一亩田的本钱也在二十两银子以上,这还不算土地本身的价值。这些钱说是县衙出的,可县衙的钱哪来的每一文都是你们交上来的”吴为沉声道:“而大户们对已经开好的梯田,只出四石五,还没完工的那些,更是低到三石连四分之一的本钱都收不回来,如果大老爷答应了,这不等于把县里七成以上的积储,全都白给了那些大户么那可都是你们交上来的皇粮啊”

老东西们终于变了脸色,若没有吴为提醒,他们万万不会想到,大户们是在变相侵吞民脂民膏但要是能讲清道理,也就没有愚民了,几个老顽固仍只看眼前道:“市井小民不懂大道理,只知道不管卖贵卖贱,我们都只能得到点糊口之粮而已。”

“你们”吴为气得说不出话来,他也无话可说了。还能指望这些小老百姓,去替朝廷替官府考虑

签押房里一阵安静,众人才发现魏知县已经沉默很久了,只见他静静躺在床上,双目满是浓浓的悲哀。魏知县终于深切体会到,当初永乐皇帝对他说的那句做官难,做好官更是难上加难了

他一心一意做好官,希望无愧于朝廷、无愧于百姓、无愧于自己的良心。然而他越想处处周全,就越是都不周全本县的百姓们不满意,大户们不满意,身边的官员不满意,灾民们也不满意真是可怜可叹可笑

良久良久,魏知县才回过神来,却不愿看那些老人一眼,他望着屋梁幽幽道:“明天卖地”

“多谢大老爷”“大老爷仁慈”“大老爷观音再世啊”老东西们这下满意了。

“大老爷”吴为却满眼是泪

待那些老东西,心满意足的告退,吴为才对魏知县嘶声道:“大老爷,真至于此么”

“大道理说一万,老百姓不愿跟你一起勒紧裤腰带也白搭”魏知县黯然道:“待灾情过后,本官会上书自劾的。”

“大老爷何罪之有”吴为摇头泣道:“您是无可指摘的好官”

“你谬赞了。”魏知县却痛苦道:“我太好大喜功,太妇人之仁了,要是早听王贤的,只给民夫吃个半饱,哪怕是七分饱,也不至于等不到他回来”

吴为默然,他知道王贤说过,以工代赈,赈才是本,工只是避免灾民吃白食,引起本县百姓不满而已。但魏知县希望出政绩,将工当成了目的,结果梯田是轰轰烈烈搞起来了,但消耗也太大了

在大灾之年,粮食就是本钱,就是信心的来源,魏知县在以工代赈的路上走得太急,原本该到的两湖之粮又逾期,一下子就没了本钱,不得不任人宰割。

两人都清楚,王贤短时间内返回的希望十分渺茫,如果不想让富阳县发生骚乱,只有吞下贱价卖田这枚苦果了

第二天日上三竿,杨员外和王员外两位大户代表才姗姗来迟。

踏进衙门口时,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志得意满之色,管你是强项令,还是卧虎令,终究不是我们的对手

吴为面无表情的,将他们领进签押房。

魏知县也是面无表情的坐在大案后,面前摆着一式两份的契约。

两人行礼后,魏知县没有看座,只是缓缓道:“看看吧。”

吴为便各给两人一份契约。

两位员外一看一万亩田地整体出售,一亩成田搭配四亩半成田,总价是十八石稻米。

杨员外皱眉道:“应该是十六石五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