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二章 京报连登黄甲(1 / 2)

官居一品 三戒大师 1638 字 7天前

第一场交卷之后,试卷被收卷官集中起来,从号舍沿着甬道往北,送到明远楼后的一个独立的院落中,这里是阅卷场所的外帘部分。其核心建筑是威严的至公堂,负责考场纪律的外帘官在此地坐镇,监督着试卷的前期处理工作。

在监临官的主事下,试卷先被送到至公堂东侧的收卷所,在其中整理码放,清点数目,并进行初步的剔选但凡破损、污渍的试卷都会直接被拿出来,送回至公堂中,由监临官审核之后,蓝笔录。其余合格试卷则用印记,再命人转送左侧的弥封所,由其将试卷上的考生信息,用厚纸严密糊住在录取榜单公布之前,任何人都不得私自拆看。

完成之后交给规模最大的誊录所,由其吏,把考生的试卷用朱笔誊写出来,如果考生的卷子出现错别字,这些书吏必须照写,并在页顶标注出来。

录完毕,还要交给隔壁的对读所,由负责对读的书吏,检查誊录的朱卷与考生亲笔的墨卷是否一致,标注是否正确。检查无误后送至紧挨着至公堂的掌卷所,由其中的书吏将朱卷与墨卷统一编号后,送回至公堂中。

监临官留下墨卷封存,再根据内帘同考官的人数,将朱卷分为相应的捆,本次乡试是八位同考官,便分为束、第二束,直到第八束,用印记之后,亲自送入内帘之中。

监临官从外帘门出来,径直往北走,在一道飞虹桥前停住,对面的内帘早得到通知,主考官会同内监临来到桥的另一端,双方并不上桥,只是由一队军士,将试卷送过去,又对面的军士接过来。

双方互施一礼便各自回去了,自始至终没有说一句话。

这当然不是双方没有礼貌,而是为了防止承担不同任务的考务人员勾结舞弊,前后帘之间是严禁相互接触的。负责阅卷的后帘院,更是绝对独立于整个贡院,除了接卷,不准任何人进出。

后帘院地中心建筑是衡鉴堂,与至公堂、明远楼、大门、龙门在一条中轴线上,乃是主考官和同考官分房阅卷的场所。除了阅卷录取之外,后帘还有个很重要的作用,便是在每场考试前一天,由主考官命题,并在其中的刻字房和印刷房中刻印出来,在翌日一早送交外帘。

当试卷送入内帘之后。主考官阮便对八位同考官道:“诸位。掣签吧。”几位同考官便上前抽签。抽到几就把那一捆卷子拿走。

但不能带会房间去。必须要在鉴衡堂中阅卷。主副考官坐在堂上。八位同考官分坐左右。负责监视阅卷地内监临。带着一干监视官。坐在众考官地边上。瞪大眼睛监视考官地阅卷过程。

在监视官地虎视眈眈下。整个鉴衡堂都静悄悄地。因为这些监视官一般由锦衣卫充任。保管把考官盯地毛骨悚然。不敢生出杂念。当然。只要考官不交头接耳。不挤眉弄眼。监视官们是不能出声干扰阅卷地。

同考官们都是进士出身。四十岁以下。年富力强。眼神特别好。他们必须先认真地给每篇文章加注标点。同时看文章是否通顺。如果读起来磕磕绊绊。毫无韵律可言。直接搁到一边。判其死缓。

只有文笔通顺。且错别字不超过三个地卷子。才有资格被同考官看第二遍。在这一遍中。同考官主要从理、法、辞、气四方面来。来评判一篇文章地优劣理是对经书地掌握和程朱注释地理解。法是章结构。辞是考生地文字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气则是文章思想性地浓度。

这四方面的衡量标准是清真雅正,意思是,一篇好的,应该用简洁、典雅、顺畅的语言,来正面阐述所领悟到的孔孟之道、程朱之学。

同考官便根据这一标准,判别考生文章的优劣,并给每份卷子写评语,陈述是否荐卷地理由,无论取与不取,他都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地。

同考官们将自认为够资格高举的卷子,写明推荐理由,交给边上地书吏,由其转呈给上的主副考官,如果有特别出色地,还会高荐,也就是强烈推荐。

事实上,试卷的去取权衡,专在二位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