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户部是国家财
枢,应该统筹全局,掌管着全国税收的调配,自然力办大事。可因为太祖皇帝不太懂经济,觉着很多钱收上来再发下去,既浪费时间,又耗费财力,实在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所以他规定许多地方上该花地钱,就不要再往国库里送了,直接坐收坐支吧。
比如说在国家财政中占据绝对大头的军费问题,便是由各个地方政府按照规定的数额,直接采买军需,然后送到临近的卫所去,军费的流动直接省略了入国库那一道。
诸如此类的状况很多,都被老朱为了省事而省事了。要不然也不会出现一边是一年才收上三五百万两国税的大明朝,另一边老百姓却被苛捐杂税逼得活不下去的咄咄怪事。关键就在于,七八倍甚至十几倍于国税的税银,被地方政府合法但绝不合理的截留了。
在这种情况下,大明朝户部的作用也只能是,监督各个机构与地方政府的财务收支,所以才会有十三清吏司的存在。至于那些花钱的事情,都得由地方上自行解决,国家那点钱,还这留着给京官们发俸禄,给困难地区救个灾,以及给皇帝修园子呢。
想明白这一点,戚继光自己就放弃了,把每个省每个府的财政统一起来,集中管理,那可是与全体地方官僚为敌啊还不如让他单枪匹马去消灭所有倭寇来的现实。
高涨的热情煞那间低落许多,戚继光自己起身将那张纸从墙上揭下来,呆立良久才嘶声道:“难道,我大明的海军要永远无望了吗”
沈默从他手中拿过那张纸,小心的叠好,沉声道:“相信我,我是这世上最希望大明朝有一支强大海军的人,我会用我的全部,去实现这个梦想的。
”说着再将其递到戚继光的面前,声音低沉而坚定:“收好我们共同的理想吧,等到可以实现的那天,你再将它还给我。”
戚继光郑重的点点头,将那张纸片贴身收好。
当这个问题揭过去,戚继光便极少对沈默的否决提出异议,进展无形中便快了许多。最终两人用了三天时间,甄选出了八十八条可行的方案。
接下来便是依照着这些珍贵的材料,写成最终的练兵大计,以及呈送总督衙门的报告了很明显,前者是纯军事问题,后者则是以政治为主。
两人便分了工,戚继光写练兵大计,而政治上的事情,还是由沈默来处理比较妥当。
对于沈默来说,他这份报告的重点,不在于要将建军思想阐述的多清楚,而在于如何打动当权者,也就是张总督。要知道这位张部堂可是总督六省军务,便宜行事啊也就是说,只要在这一亩三分地里,他认为可以干的,那就可以这么干
如何才能打动上级,尤其是有些刚愎的上级呢首先得让他接受,也就是所说不要跟他的认识偏差太远;其次得有新意,得拿出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来才行,拾人牙慧是不会得到认同的;最后便是让他觉着这样做对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如果做到这三点,相信张经一定会被打动的。
想来想去,沈默觉着直接提出编练新军有些惊世骇俗了因为招募兵士一直是督抚衙门的权力,现在一个参将也想掺和进去,显然是越雷池了。
在与戚继光商量之后,他将第一个字改为了训,训练新军,也就是说只要求将政府招募的新兵,划一部分给戚继光训练,这样就不会让张部堂一看就骂娘。为了不让张大佬觉着小戚不务正业,沈默特意加了句末将以为杀贼练兵,可以并行不悖。
然后就是体现特色,让张大佬眼前一亮,觉着有益无害,沈默便从那些素材中,选取了两条比较独特,又不会让张大佬骂娘的。一个是要求创立兵营,使部队退则后有可恃以更番,进则对垒可恃以无虞。另一个就更独特了,是要求设立专门火头军,士兵随身携带干粮,随时可以开伙,一来可以减轻战斗部队的负担,二来也能更好的补给部队。
待构思完毕,沈默便用戚继光的语气,写成了一片绝不复杂的新任宁绍台参将戚建言我军二三事的文移,掩盖住了两人这十几天来构建的宏伟蓝图。
-----分割-
555555,月票被落下了,大家谁还有票,帮帮忙呀,多谢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首发